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等单位依托国家和地方科技项目,针对大兴安岭沿麓农田质量退化、产能低等明显问题,在农田退化分等定级基础上,突破防风固土、减蚀保土、轮耕轮作、增碳培肥、肥料调盈补亏等关键技术,集成创建了大兴安岭沿麓轻度、中度、重度退化农田差异化保护与利用技术模式,实现了退化耕地精准治理和可持续利用。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省区累计推广5100万余亩,减少土壤风蚀38%~60%,作物增产9.0%以上,为区域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了科技支撑。
转变传统“静态治理”为“动态改良利用”,通过良技良法向盐碱地要效益,集成创新构建“耐盐碱燕麦品种+N个农艺措施”综合改良利用盐碱地技术模式,大大降低重中度盐碱地土壤pH值0.5-1.2个单位,提升有机质0.1个百分点,减少全盐含量0.3—0.5%,产量提高20—50%以上,燕麦籽粒平均产量140.83 kg/亩,干草产量495.12 kg/亩,实现亩收入1343元。
通过“深开沟、浅覆土”抗寒播种技术,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增加苜蓿根颈入土深度,延长生长周期,实现寒冷沙地紫花苜蓿人工草地越冬率由不足60%提高到85%以上,先后引进国内外苜蓿品种60余个,累计推广116.4万亩,新增纯收益达50760.92万元,良种配良法,解决了制约寒冷沙地苜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浅埋滴灌技术实现了播期较传统种植模式提早2-3天,亩均增产10%以上,实现了苗全、苗齐、苗匀,一次播种抓全苗。增加垄体宽度实现合理密植,较传统种植模式亩保苗提高2000-3000株。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合理施用,降低灌溉劳动强度,省工、省力、降耗,亩均节水40%。系列农业科学技术护航大豆单产提升。
以水肥一体化高效利用为核心,结合马铃薯晚疫病数字化监控预警系统,通过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结合,突破马铃薯节水高效生产中单项技术难以解决的技术障碍,实现了节水10%,增产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0%,化肥农药减施5%的技术应用目标,马铃薯种植者产值和效益得到一定效果保证,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千斤沟镇三结村千亩示范基地,创平均亩产5173公斤新高。
在全区8个盟市29个旗县区累计推广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3052.17万亩,玉米总增产78.38亿斤,相比平均亩节水126立方米,节水率达到48.46%,亩节肥8.17kg,节肥率17.25%,亩省膜4kg,亩减少地膜投入50元。技术辐射到辽宁省、吉林省等周边地区,为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和实现绿色、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2018年以来,该项技术推广惠及包括江西、海南、广东、广西等全国16省份,已知使用面积三十万亩以上。据各省推广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种植大白菜、甘蓝、小白菜、花椰菜、青花菜五种大宗蔬菜,正常的情况无需喷施杀虫剂,种植番茄、黄瓜、辣椒、茄子四种大宗蔬菜,无需喷施化学杀虫剂、或减施70%以上。小技术撬动蔬菜产业绿色发展,每亩每茬节省农药及人力成本50%以上,增产20%以上,优质品率提高80%以上,亩均节本增效30%以上。
在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辐射辽宁省朝阳市和新疆喀什麦盖提县建立6处示范基地,将秸秆转化成膨化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技术覆盖10万只肉羊,5万头肉牛,大大降低了牲畜发病率,提高消化吸收,保障家畜健康生长。对比干秸秆,膨化发酵秸秆饲料育肥羊日增重提高17.82%,胴体重提高2.89%,经济效益提高14.22%。饲喂育肥牛后日增重提高了5%以上,肉品质失水率降低13.36%,粗脂肪含量降低5.15%,蒸煮损失降低4.77%,有效改善了肉品质。“过腹还田”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用小秸秆书写农村牧区畜牧业绿色发展大文章。
应用团队自主研发了常温发酵菌剂和智能化翻抛系统,进行牛羊粪污槽式和条垛式堆肥发酵,28天完成无害化处理,规模达2000余方。创新利用牛羊粪污养殖蚯蚓,示范规模50亩,示范利用粪肥种植蘑菇技术,规模达1500平方米,为解决牛羊养殖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等问题提供技术支撑和有效路径,创造畜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农牧民增收致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谐共促的新模式。
技术集成示范以来,累计推广71万只,生产优质原绒395吨,生产细度在14.50μm以下的优质原绒5553 kg,细度14.5~15.30μm的优质原绒7270 kg,每只羊增加44.5元收益,新增经济效益3160余万元。通过保证和提升羊绒品质,提升原绒价值30—100元/kg,促进我区羊绒从均质化向差异化、高端化迈进,助推形成优质优价健康的市场运行机制,提升羊绒产业健康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