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这个县的废旧地膜有了“好归宿”


  央广网呼和浩特12月24日音讯(记者邵玉琴)废旧地膜不及时收回,极易形成农田污染。那么,怎么让废旧地膜变废为宝,内蒙古的粮食出产主产区又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经历和做法?

  12月24日上午,2024年托克托县秸秆综合使用项目现场会及2024年托克托县残膜收回及农业包装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现场会在五申镇老官营村举办。该现场会的举行不只向人们展现了地膜的“归宿”,也代表着内蒙古托克托县将农业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开展提到了重要位置。

  地处黄河岸边的内蒙古托克托县是内蒙古重要的粮食大县,被誉为敕勒川平原的“米粮仓”。近年来,该县安身玉米等传统农业以及高的附加价值的特征农业产业,极大提升了农业的出产效益。

  据介绍,托克托县现有犁地113万亩,其间覆膜面积在70万亩以上。地膜年均使用量到达2000吨以上,农药包装废弃物发生量6吨以上。跟着农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开展,玉米秸秆的发生量和地膜的使用量可谓巨大,秸秆综合使用和废旧地膜收回与处理成为了一个亟待处理的问题。

  “假如得不到妥善处理,不只会污染自然环境,还会对土壤、水源等形成长时间的不良影响。”托克托县农牧技能推广中心主任任恒和记者说,眼下,建造开发高效、适用、环保的秸秆使用和残膜处理技能显得很重要。他表明,本次现场会旨在一起探寻科学有用的管理途径,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开展筑牢根基。

  为了有用处理农业面源污染,该中心依托秸秆综合使用项目引入该设备,实在进步全县残膜处理才能。

  在农药包装废弃物及残留地膜的会集搜集点,一个个带有地膜的废旧秸秆包被有序堆放。周围,一台废旧地膜处理设备正在运转中,工作人员将含有黑色塑料薄膜的葵花秸秆放置于进料口后,在高温热解处理后,废旧秸秆随后化为灰烬。

  该废旧地膜热解气化无害化处理技能主要是经过高温热解和气化进程,将废旧地膜中的有机物进行分化,转化为可再使用资源或无害气体。地膜等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进行裂解,分化出无害化气体和固体残渣。

  据该设备的厂家担任的人介绍,该技能具有高效性、环保性、资源化使用、适用性广、本钱较低一级特色。现在,托克托县共建立了3处县级废旧地膜热解气化无害化处理点,预计年处理废旧地膜可到达1200吨以上。

  跟着农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开展,秸秆综合使用和废旧地膜收回与处理成为了一个亟待处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