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秸秆做成了大工业


  家住扎兰屯市中和镇福泉村的陈涛是一名一般乡民,2018年,他萌生了用秸秆做燃料和饲料的主意,通过当地检测查验和学习,2019年4月在扎兰屯市中和镇福泉村二组成立了杭海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农作物秸秆打捆离田、出产加工,出售为一体的工业链,不只把农人犯难的秸秆变成了环保颗粒,还让家园的水更绿、山更青。

  走进杭海专业合作社的加工车间,首要映入眼帘的是大型的颗粒加工机器不停地工作,伴随着轰鸣的机器作业声能看到一个正在繁忙的身影,他便是杭海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者陈涛。

  扎兰屯市中和镇福泉村是陈涛土生土长的当地,关于广袤的村庄大地来说,每年农作物收割后,都会发生很多的秸秆,这也成了村庄地区遍地都是的“老大难”问题。为此,他多方奔波,广泛调研,了解秸秆的用处和市场需求。2019年陈涛成立了杭海专业合作社,让乡民头疼的秸秆也随之敞开了绿色低碳的“人生旅程”。

  秸秆怎么变废为宝?陈涛向记者介绍,一堆堆秸秆通过旋切破坏机,破坏后进入料仓,再到颗粒机,最终在出产线的另一端这些秸秆成了一个个还带着温度的秸秆颗粒,本来不知该怎样处理的秸秆,在这里摇身一变成了颗粒燃料和牛羊饲料。陈涛对记者说:“秸秆被加工后,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很少,去除了一些有害成分,变成了低碳环保燃料;而用秸秆加工成的饲料不只好贮存,并且养分全面,促进牛羊的生长发育。”

  记者了解到,陈涛从今年年初到现在总共打了6000包秸秆,4000亩地,他估计再打3000包,到了四月中旬乡民们就可以备春耕了。能够为家园环境做奉献,这让陈涛的干劲更足了,通过两年多的尽力,不只给合作社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完成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紧缩后的颗粒燃料求过于供,打包后的饲料被销至全国各地,旧日无处安放的秸秆,现在变成了“香饽饽”。

  近年来,扎兰屯市关于管理燃烧秸秆出台了一系列的行动,不断加大环保宣扬力度,鼓舞对秸秆进行高效综合利用,而陈涛也仅仅很多助力维护自然环境人员中的一个缩影,他饯别着科技兴农,助力了村庄复兴,将小秸秆做成了大工业。

  本文为汹涌号作者或组织在汹涌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组织观念,不代表汹涌新闻的观念或态度,汹涌新闻仅供给信息发布渠道。请求汹涌号请用电脑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