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秸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浓烟滚滚、难以处理的农林垃圾。然而,不久的将来,它将被提炼成燃油,作为汽车、飞机甚至军舰的动力能源。
阳光凯迪生物质燃油燃气厂是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万吨级生物质燃油生产基地,利用生物技术对秸秆、树枝、谷壳等农林业废弃物来加工转化,每年生产一万吨液体燃料、航油、汽油和柴油。
英国能源研究中心的报告数据显示,按照目前的资源消耗速度,全球石油有价值开采年限约为40年,天然气约为70年,煤炭约为160年,并且化石资源的消耗持续不断的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造成了全球变暖等诸多环境问题。
近日,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宣布投入4260万美元开展14个项目,促进生物能源生产及其原料改良。有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01年,欧盟国家生物质燃油产量突破100万吨,而美国从2001年前的1500吨增长到2005年的100万吨。
在中国,“生物质能源”也日益成为学者、能源企业及政府关注的热点。东南大学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肖睿就一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前不久,他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将秸秆、木屑热解,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油状物加以提炼就得到可替代石油的新燃料。
去年,肖睿在山东与人合作开办了一家工厂,计划用棉秆生产出和汽油、柴油相似的“多元醇”,年产量将达到1000吨。新疆等地多家公司也陆续找到他,希望合作办厂。
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是一家从事生物质能源的公司。中国科技部在此设立生物质热化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8年投入超过5亿元的研发费用,攻克了年产万吨液体燃料的技术难题,并建成商业化生产线。
武汉凯迪研究院院长张岩丰说,这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化合成技术,可将任意生物质中的碳氢组分转化为纯净柴油、汽油以及各种化工产品。
“我国生物质能原料丰富,现在每年农业、林业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产生的生物质原料将近10亿吨,其中大部分被遗弃焚烧,不仅污染地表水和空气,更是巨大的能源资源浪费。”凯迪集团董事长陈义龙说,每3吨枝柴或4.5吨农业秸秆可以生产1吨燃油。如果能将3亿吨用来生产燃油,不但可以少用1.5亿吨标煤,而且可减少排放450万吨二氧化硫。
中国工程院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咨询项目研究的一份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现阶段可利用的生物质原料资源的年产能潜力是8.99亿吨标煤,其中农林废弃物占53%,能源林占35%,能源作物占12%,可替代石油2.7亿吨。
中国科学院院士程津培认为,相对风能、太阳能、核能,中国“非粮”生物质能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从长远看有望打破世界能源过分依赖石油、天然气的局面。
程津培表示,单从产业链所有的环节上看,技术难题基本已被攻克,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还需研究怎么样优化生产的基本工艺,降低原材料收购成本。“但毋庸置疑的是,生物质能源将是人类能源革命中的一个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