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行·看复兴)山西五台:农业循环经济里的生态“致富经”


03/07/2025 燃油燃气锅炉

  田间地头上,一仓仓粮食冒尖,一捆捆秸秆“养分餐”成堆成垛,一个个蔬菜大棚叶绿花红,一排排“牛宾馆”“羊圈舍”传出热烈的欢叫声……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开展农业循环经济,探究绿色“致富经”。

  五台县是农业大县,也是畜牧大县,全县50万亩犁地60%是大田作物,年产秸秆约3亿公斤。早年,处理庄稼地里的秸秆一直是乡民的烦心事,乡民们在郊野里悄悄燃烧或随意抛撒秸秆,导致烟雾弥漫。如何将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成为县里各村庄探究的新论题。

  五台县狐峪口村,早年散落在田埂里的秸秆完成“变废为宝”。金俊贤 摄(材料图)

  走进五台县狐峪口村,在这里,早年散落在田埂里的“废弃物”,现在成了“抢手货”。这一切得益于狐峪口村乡民王仁飞积极探究,推进秸秆综合使用的施行,小小的秸秆有了新出路,串起生态农业循环链。

  王仁飞和记者说,通过7年时刻,他依托机械设备和农业技术,工业装备逐渐晋级强大,并树立农贸开展公司,根本构成铡草喂牛、牛粪种田、地产秸秆、秸秆再喂牛的循环农业经济新形式。“现在,农贸公司年加工秸秆1.3万亩,触及豆村镇、门限石乡、石咀乡、茹村乡等多个城镇,年产量到达46万包。”

  在五台县阳白村,一个昂首看山、垂头看河的偏僻山村,依托转型开展,构成种田产粮、粮食酿酒、酒糟喂牛、牛粪再种粮菜的农业循环开展形式,逐渐延伸村里的工业链。

  据了解,阳白村有犁地5288亩,年产粮食310万公斤,素有五台“粮仓”之称。阳白村村委会担任的人介绍,为促进当地粮食出售,该村以粮食就地转化为意图,在阳白村树立酿酒厂,年产原浆酒150万公斤,可就地转化粮食220万公斤。

  在此基础上,将上百万公斤酒糟转化为饲料,建起标准化养牛场,树立阳白村肉牛饲养专业合作社,养牛486头,年出栏200余头。一起,将每年约200万公斤牛粪充沛的使用,建起420个蔬菜温室大棚,年产各类蔬菜210万公斤。

  五台县官方表明,下一步,将使用“特产+企业+农人合作社”的方法,将栽培、饲养、加工、出售、再栽培“链”在一起,继续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开展,为村庄复兴注入新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