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亮:企业家精神的核心首先体现在其世界观上


01/19/2025 燃油燃气锅炉

  如今,在能源领域的蓝海中,有这样一位企业家,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优秀的领导力,带领着企业奋力前行,在清洁能源的广阔海域中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航道。

  自三十二年前踏入能源领域以来,他便以一名“理工男”的严谨与执着,深耕于能源技术的田野,不断探索与突破。跟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从一名技术骨干成长为企业的领导者,但初心未改,那份对清洁能源事业的热情与追求始终如一。

  在他的带领下,陕西氢春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陕西首创天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不仅在能源技术上屡创佳绩,更是在市场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工程建设项目遍布大半个中国。

  在全球碳中和、碳达峰的浪潮下,他敏锐地洞察到清洁能源的无限潜力,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特别是天然气作为传统能源中最清洁的能源,将会在未来绿色能源结构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他带领团队勇立潮头,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市场,致力于成为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为行业的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在这个挑战与机遇同在的时代,他怎么样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抓住每一个发展的机遇?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怎样迎难而上,带领团队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作为一位企业家,他又将如何诠释企业家精神,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首创天成公司和氢春能源公司创始人、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新能源研究院院长袁亮

  《秦智》:作为首创天成和氢春能源的创始人,您见证并推动了企业的成长,这是一段非凡的旅程,请您详细说一下。

  袁亮:我参加工作至今,已整整三十二年,可以说整个职业生涯都倾注在了创立企业、深耕能源蓝海方面。

  创办并经营企业的历程,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创立了首创天成,专注于传统能源领域;随后又引领了氢春能源的诞生,致力于转型至新能源领域的探索与发展;一先一后,体现的就是能源新旧动能转换的企业未来的发展理念和时代发展趋势。

  首创天成深耕细作于传统能源领域的下游应用产业链,其核心战略聚焦于城镇燃气与石油化学工业两大支柱板块,以城镇燃气业务为核心,以石油化学工业业务为支点,共同构筑起企业的业务版图。尽管我们企业属性鲜明,以高新技术为引领,但使命与愿景却深深植根于民众生活的细微之处,践行着“科技服务于民,润物细无声”的理念,正如《易经》所云:“百姓日用而不自知。”在持续推动技术“高精尖”发展的同时,更看重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提升民众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行动中去,力求在能源利用的每一个细节中,都体现出我们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具体而言,在城镇燃气领域,我们的服务触角延伸至每一个家庭与工厂角落,从居家烧水做饭到沐浴,再到支撑工业生产的燃料供应、燃气电厂的能源供应,乃至汽车、船舶等交通工具的交通动力,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石油化学工业领域,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遍布城乡的加油站到安全集约的储油设施,这些关乎国家能源安全与民众日常出行的社会基础设施,其规划布局与建设维护,均是我们的业务核心组成部分。

  在当前双碳目标的大势之下,氢春能源则专注于气氢电热耦合式能源发展的创新路径,以天然气的清洁化利用为核心驱动力,旨在攻克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瓶颈,铺就一条通往传统能源节碳减排的新征途。在此基础上,通过校企共建携手高校共同筹建陕西(西北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新能源研究院,这一举措紧密对接陕西省新能源产业蒸蒸日上的需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宏伟蓝图。研究院的成立,旨在深层次地融合西北大学等高等学府的深厚学科积淀与陕西省丰富的政策导向及市场资源,聚焦于新能源领域的前沿技术探索与项目开发,通过这一平台力求实现多重目标:一是催生一系列创新成果,引领行业技术进步;二是构筑核心技术与专利体系,奠定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三是孵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矩阵,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最终为陕西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甚至全国的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平台支撑与技术保障,助力绿色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秦智》:在这么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企业都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和产品?这些成果又怎么样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袁亮: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三十多年来,我和企业都紧密跟随国家天然气事业发展的步伐,特别是在“西气东输”战略的推动下,我们的业务已覆盖全国23个省份、350个市县镇,惠及235万户家庭,在这一细分领域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颇具影响力的民营勘察设计企业。

  我们的研究成果和产品,被大范围的应用于燃气、石油、热力、石化等多个领域,不仅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还促进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城镇燃气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设计,提高了供气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能力;在石油化学工业领域,致力于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和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提高了绿色低碳能源转型效果。

  此外,我们始终紧跟国家政策、时代趋势,关注行业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引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认真研究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科学发展路径,勇于探索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的技术革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解决能源供应、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社会关切的重大问题。作为清洁能源的工程师,我们肩负着让能源惠及更多人、让天空更洁净、让生活更美好的重大使命和责任。

  《秦智》:我们注意到,2022年国内天然气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首次出现了同步负增长,这是否意味着天然气行业已经迎来了一个拐点?在当前低碳、绿色的背景下,您怎么样看待能源行业的未来发展?

  袁亮:我认为,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发展目前正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阶段,虽然2022年出现了两个微降的现象,但这并不代表行业已经到达了拐点,反而可能是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的标志。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最初的清洁能源行动计划到如今的市场化改革和国际化发展,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从长远来看,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回升向好和国际能源市场的逐步稳定,天然气行业仍有望保持增长态势。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低碳、绿色的背景下,能源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大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部分,明白准确地提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倡导绿色发展的今天,氢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恰恰也为咱们提供了能源发展的新赛道。

  我国已经建成庞大的天然气产、供、储、销、用基础设施群网,利用好这些基础设施能够大大降低能源转型的社会成本,同时与方兴未艾的氢能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发挥天然气的基础设施和消费端优势和氢能的能源枢纽、零碳和高能优势,对于我国天然气产业和氢能产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天然气行业将继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天然气灵活高效的特性还可支撑与多种能源协同发展,在碳达峰乃至碳中和阶段持续发挥非消极作用,为推动我们国家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秦智》:显然,这个行业的发展前途充满了无限可能。展望未来,勘察设计行业面临着哪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同时,我们的开发团队在这样的领域内又会有哪些突破呢?

  袁亮:确实,能源行业未来的发展前途是令人振奋的。在“十四五”规划期内,勘察设计行业正面临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的紧迫任务,具体到我们涉足的领域主要有两大技术攻关方向:首先,是自身的技术升级,即从传统的CAD技术向先进的BIM技术转变,力求实现工程勘测考察设计全过程的数字化,推动智慧建造技术的深入发展;其次,是积极探索与生物质燃气、氢能、光伏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融合发展路径,以实现能源的转型升级、促进新动能的转换,力求在能源领域产生协同效应。

  就首创天成而言,早在2022年,我们的开发团队就已率先取得了显著成果,成功掌握了BIM技术,并在多个实际工程建设项目中进行了应用与验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标志着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同时在新能源融合方面,我们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例如在绿色建筑领域,成功地将光伏电源引入其中,实现了建筑能源的自给自足;在智慧燃气领域,更是将智慧元素融入燃气工程之中,通过标准化、集成化的设计手段,提高了燃气系统的安全性与效率;在与氢能协同发展领域,氢能作为新能源领域中与天然气行业现存业务结合最紧密的一类,耦合式发展最重要的包含天然气管道掺氢、天然气制氢、加氢站建设、燃料电池分布式热电联供等应用场景,从2023年起已经在天然气管道掺氢、加氢站建设、燃料电池分布式热电联供等技术方面做了示范与试点,为未来的绿色能源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智》:新质生产力是2024年的重要主题之一,您怎么样看待?同时,企业在这方面有哪些举措?

  袁亮:新质生产力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其重要性已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并被置于年度十大工作任务的首要位置。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标志着对经济稳步的增长模式的新探索,也预示着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新方向。

  虽然“新能源”常被提及并包含光能、风能、水能等多种清洁能源形式,但在此语境下,我们更应聚焦于“新质生产力”的广泛内涵,它超越了单一能源类型的范畴,涵盖了所有能够明显提升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引领绿色转型的新型生产能力和技术体系。

  具体到我们的领域,始终致力于推动天然气能源技术创新与发展。转型一定不是把已有能源基础设施推倒重建,而是要充分的利用已有基础设施进行融合创新和协同重构,以实现用能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能源供需体系的升级转换。

  天然气作为最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是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及未来较长时间内仍将保持稳步增长,在“双碳”进程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天然气灵活高效的特性还可支撑与多种能源协同发展,在碳达峰乃至碳中和阶段持续发挥非消极作用,这也正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通过将这些前沿技术深层次地融合到生产流程中,我们致力于实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双重飞跃,明显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加速向低碳、循环、绿色的经济模式转型。

  《秦智》:从一名专业的技术人员到如今的企业掌舵人,您的转型之路无疑充满了挑战与艰辛,能否分享一下?

  袁亮:回顾我的职业生涯,从技术员到企业家的转变确实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旅程。

  在创立首创天成的初期五年,面临的最要紧的麻烦便是如何让企业生存下去。那时,我们的团队仅有十几人,但凭借着对事业的执着与努力,在短短三年内便实现了财务的盈利。这段时期,我频繁地出差、长时间地奔波于各地,虽然艰辛但却更加坚定了创业的信念与决心。

  进入第二个五年,我们的目标转向了如何让企业站稳脚跟、实现长远发展,为此成功申报了设计资质,实现了经营、人才、技术的全面独立。这一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组建团队、拓展市场、维护客户关系,正是这些努力与付出为企业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第三个五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积累,我和企业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也是容易步入“乐享其成”的陷阱时期。此时,我主要考虑的是怎么样摆脱桎梏,甚至成为行业的标杆。当时,他们有一个投入风险比较大的动作,就是资质升级,抱着宁愿多年不分红的狠心也要一跃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甲级民营设计单位的决心,最终一举成为陕西省燃气设计行业的第一方阵,并在全国的同行中也由原来的跟跑提升为伴跑。

  袁亮:面临能源竞争和能源安全双重挑战,我们深知责任重大,必须向“新”而行,也有能力发挥在能源转型中重要的“桥梁”作用,在电气化替代难度高的领域继续大力推广低碳高效的天然气,以此作为保障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在工业、建筑、交通等终端用能领域、发电领域、制氢领域则需要把天然气明显的技术优势尽快转换为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孵化器”,开辟新质生产力能源新赛道!

  在我看来,企业家精神的核心,首先体现在其世界观上。我推崇的是“天地人”和谐共生的世界观,这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相契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可持续发展。

  职业是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企业是通过团队的努力实现更高的价值追求,而事业则是企业家回馈社会、实现更大社会价值的途径,这三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企业家丰富而充实的人生。

  最后,关于企业家的价值观,我比较推崇“人企社”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个人、企业和社会是紧密相连的,只有三者和谐共生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家,不仅要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更要关注员工的获得感、社会的进步以及环境的保护,努力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回首过去,我们在风雨中前行,在挑战中成长;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初心、勇攀高峰,为清洁能源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原标题:《深耕能源蓝海,向“新”而行——专访首创天成公司和氢春能源公司创始人、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新能源研究院院长袁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小红书涌入大量伪外国人,诱骗小仙女易如反掌,不雅私照被疯传

  美国女孩在小红书寻找失联7年中国旧友,1天内找到!本人回应:已视频,暂无“在一起”计划

  吴晓波:储蓄高达145万亿,可拿14.5万亿消费。但9成家庭不足10万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OPPO A5 手机曝光:6.7 英寸 1080p 直屏,6330mAh 大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