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手捧大红荣誉证书、身披“百姓心中好村官”绶带的湖南绥宁县党坪苗族乡动雷村党支书陈明才笑得格外灿烂。他憨厚地和记者说:“我从1963年至今订阅了44年《湖南科技报》,学了不少科技知识,解决了生产上的很多难题。我常告诉身边的人,致富不能离开科学技术。”
一如既往地服务“三农”、向广大农民传授新的知识和实用技术、及时传播致富信息是农村科技报的责任和义务。这是《湖南科技报》在创刊50周年暨“百姓心中好村官”表彰大会上向广大农民朋友传递的办报理念。
“《湖南科技报》立足“三农”,是农村最好的、能流动进入千家万户、不需出门就能进入参观的流动科技馆。”湖南科技报社社长傅爱军介绍:“创刊50年来,《湖南科技报》的阅读量达数十亿人次,这个科技馆效率之高,数量之大,覆盖范围之广,堪称奇迹。”
近20年来,围绕怎么样才可以使农村的科技资源流动起来的命题,《湖南科技报》在农村科技推广上下了一番大工夫。
农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信息渠道闭塞,接受现代生产技术和知识的能力不够;农村科技供求脱节,科技推广资源分散,渠道不畅。这些都大大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发展和培养农民的科学素养是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关键。《湖南科技报》就像“赤脚医生”一样服务农民。它有着强大的科技资源做后盾,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傅爱军社长介绍:“报纸从创刊至今从始至终坚持四个宗旨:一是坚持面向农村、农民、农业,真心实意为农民服务;二是坚持实用性;三是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四是坚持传播科学精神,提升农民的科学素养。”
肩负着四大重任的流动“科技馆”,在湖南农村编织成了一张牢固高效的农村科技推广的新网。
跟踪农业新技术,介绍作物新品种,将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农村科技报就是要成为农民接触和推广最新农业科学技术的先锋和调研员。
盛传湖南有三大宝:一粒种子,一座桥,还有一株油菜苗。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育种研究成果,最初就是由《湖南科技报》推广传播到全省乃至邻省各地的。当杂交水稻还是新事物时,《湖南科技报》就用最通俗的语言,及时发表文章介绍宣传,并持之以恒地跟踪报道杂交水稻的科研成果,至今已连续报道了36年。
“《湖南科技报》在传播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村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湖南科技报给予了高度评价。
油菜是湖南响当当的农业品牌,在油菜的新品种介绍和新技术推广方面,《湖南科技报》也架起了宣传推广的桥梁。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湖南农业大学校长官春云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以前没有双低油菜这个品种,开始农民不知道双低油菜指的是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苷,误以为是产量低、品质低。1985年,就在我们的双低油菜育成之前,《湖南科技报》帮了我们一把,在报上详细刊载了双低油菜的基本知识,介绍了我们出版的专著《油菜品种改良及分析方法》,使广大农民认识了双低油菜的好处。”
近年来,湖南农业大学每育成一个双低油菜新品种,《湖南科技报》都作了大量宣传报道。现在,双低油菜在湖南油菜种植培养面积中占了80%,在全国也达到了一半左右,推广面积1亿多亩,获经济效益20多亿元。
农村信息闭塞,产销和再加工等信息很难获取,农村科技报就要成为将农村资源与相应加工增值的科技相沟通的桥梁,当好与农民朋友沟通的“好老师”。
湖南涟源市斗笠山镇甘溪乡塘溪村有1000余亩旱地种红薯,红薯丰收了却卖不出去,只能一部分喂猪养牛,剩下的都烂在地里。1989年,塘溪村村长在《湖南科技报》上看到了一则《加工红薯粉丝有了机械设备》的信息后喜出望外,他在去研发单位咨询考察后认定,这种设备很适合在村办企业和薯产区办厂使用。之后,他们就购机并成立了涟源市花蕊粉丝厂,由于效益喜人,1995年进行了扩建。该厂产品不仅在国内销售,还出口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年利润超过100万元。
在该厂的带动下,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斗笠山镇甘溪乡成了远近闻名的“粉丝之乡”,大量当地人成为十万元和百万元户。村民们高兴地说,过去红薯不如草,如今红薯是个宝,加工粉丝赚了钱,致富不忘科技报。
农村科技报不仅帮助农民引入科学技术,还必须跟踪辅导解决在技术应用当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成为精通种植、养殖等各方面的技术员。它既是引导者,也是贴心“好帮手”。
隆回县金石桥镇罗公湾村的田玉梅,2000年初开始养猪。经过3年的养猪经历,摸索出了一条看家经验:订阅《湖南科技报》等农民报刊,及时获得技术指导,随时掌握市场走势。2004年5月上旬,连续半月阴天下雨,猪圈内满是泥水,田玉梅养的3头猪相继感冒,并持续腹泻。请兽医治了3天,花去医药费用200余元,病猪仍不见好转。正当全家人急得团团转的时候,邮递员送来了《湖南科技报》,展开一看,《养殖天地》版刊发了《猪腹泻的防治》一文,田玉梅如获至宝,按报上介绍的办法来进行治疗,终于救活了3头猪,挽回了3000余元的经济损失。
农民鲜有专门的市场销售团队,甚至没形成很好的市场意识,此时农业科学技术报就成为连接农民和市场的“推销员”,主要以科技成果推广为主进行科技新闻报道,做产销之间的桥梁,提供各种农副产品的商机。
桑植县农民发明家周松林发明秸秆气化炉后,曾借钱在《湖南科技报》做广告。2005年1月,科技报以《秸秆变燃气:燃料的革命》对其进行报道后,短短几个月,周松林的产品供不应求,一跃成为了千万富翁。他深有感触地说:“是《湖南科技报》造就了我这个农民富翁!”
调研员、信息员、技术员和推销员,四重身份的定位,使得《湖南科技报》更加明确地选择报纸的内容,更加实际地帮助农民,更加深入地服务“三农”。如今,流动的“科技馆”活跃在田间地头,正以它独特的方式传播着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将农村科技成果在第一时间推向了市场,换成了农民腰包里实实在在的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