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老平房首享会集供暖

  本报讯(实习记者 李瑶)“60岁的老平房,头一次用上会集采暖,既环保又温暖!”首享会集式相变储能供热体系,海淀区中关村大街三建平房区的聂晓辉乐不可支。本年,海淀区建造15座会集式相变储能锅炉房,为不具备经过供电增容分户完成煤改电的6个大街、18个片区的1526户居民供暖。

  昨日,记者走进聂晓辉家,三十平方米的小家暖意融融,细心一看,挨墙的三个簇新散热器非常热乎。“24小时供暖,您瞧,这会儿屋里26℃,从前大厚被子本年都换薄的了,”聂晓辉拿起家里的温度计给记者展现。聂晓辉说,这间平房前史已经有60年了,自己从小就跟着奶奶住在这儿,从前家里采暖多用电暖器和空调。作业人员介绍,像聂晓辉家这样的平房区房子密度大、路途狭隘、电线矮小,不具备经过供电增容分户完成煤改电的条件,所以一向没有办法进行煤改电掩盖。

  本年冬天海淀区初次运用会集式相变储能新技术,它的作业原理是先由电锅炉将电能变成热能,再经过只能转化,最终将热能输送到居民家里,而散热器便是结尾设备。作业人员说:“它就像个充电暖宝,晚11点到早7点储满热能,白日16个小时继续开释热量,降温以来,确保居民家里温度不低于20℃”。

  随后,记者来到间隔聂晓辉家不远处的一个电锅炉房。走进里边,电锅炉、循环泵正在作业,几排1米多高的“黑箱子”适当有目共睹。本来,这些“黑箱子”名叫热库,高1.8米,长宽均为1米,是整个供暖体系的供热单体。“别看它小,它的储能密度但是水的10倍,占地1平方米的热库可认为300到500平方米的结尾用户进行供暖。”作业人员介绍,像这样的锅炉房共有15座,散布在海淀区18个片区,触及供暖面积约2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