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麦收时节,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量在7亿吨左右,能够收集利用的在6亿吨以上。但是目前却出现一种怪现象-----在我国秸秆大部分被直接焚烧的同时,全国的秸秆加工公司却都在 “等米下锅”。秸秆原料不足时有些企业甚至不得不停产。
秸秆加工产业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既能节约木材又能减少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烟雾。秸秆的工业利用大多数表现在秸秆人造板、秸秆直燃发电、秸秆转化炭等方面。2003年,国内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麦秸板生产线在山东淄博诞生。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秸秆加工业的总体规模仍然很小。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之下,众多秸秆加工公司或关门或转产。
一位湖南秸秆加工厂厂长一语道破,“农民对秸秆的价钱不感兴趣”, “他们在送秸秆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价值,大抵和卖秸秆所得的钱相当。”由于运输费等方面的原因,该工厂只能收购工厂附近的秸秆,另外的地方的秸秆则被大量烧掉。
现在秸秆加工主要是秸秆炭业和秸秆板业。秸秆炭和煤炭在市场上的售价差别不是很大,但这种不大的差别是建立在秸秆炭较低的原材料收购价基础之上的。这种低价收购秸秆的方式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农民不愿意卖。在终端产品和对手价格相当的情况下,企业丝毫没有提高秸秆收购价的能力。
秸秆板业也有同样遭遇。由于秸秆板所使用的粘合剂要比传统木质板贵十倍左右,综合成本要比传统木质板高,秸秆板面对来自木质板的残酷竞争。
现在的秸秆炭并没有正真获得用户的认可。花了钱的人这种炭还持有怀疑态度,市场亟须进一步开发。秸秆板也是也样,消费者认为秸秆的质量肯定没有木板的好。事实上,这种板材无甲醛释放,更健康环保。
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工业学院院长周定国说“希望政府能像对待低碳经济那样对待秸秆加工产业”。周定国表示,从板材原料消耗方面看,两亩秸秆即相当于一亩林,所以国家要格外的重视,把“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国家要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作为秸秆加工公司本身,则要进一步苦练内功,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最终获得良性发展。